聚酯纖維俗稱“滌綸”。是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簡稱PET纖維,于1941年發明,是當前合成纖維的di一大品種。聚酯纖維zui大的優點是抗皺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較高的強度與彈性恢復能力。其堅牢耐用、抗皺免燙、不粘毛。
性能:
滌綸的比重為1.38;熔點255~260℃,在205℃時開始粘結,安全熨燙溫度為135℃;吸濕度很低,僅為0.4%;長絲的斷裂強度為4.5~5.5克/旦,短纖維為3.5~5.5克/旦;長絲的斷裂伸長率為15~25%,短纖維為25~40%;高強型纖維強度可達7~8克/旦,伸長為7.5~12.5%。滌綸有優良的耐皺性、彈性和尺寸穩定性,有良好的電絕緣性能,耐日光,耐摩擦,不霉不蛀,有較好的耐化學試劑性能,能耐弱酸及弱堿。在室溫下,有一定的耐稀強酸的能力,耐強堿性較差。滌綸的染色性能較差,一般須在高溫或有載體存在的條件下用分散性染料染色。
聚酯纖維聚酯纖維/瀝青復合材料
1. 改善高溫穩定性,提高高溫穩定度由于聚酯纖維單絲的三維立體分布,同時與瀝青具有很強的吸附性,且不纏繞,可以吸附過多的自由瀝青,使瀝青的粘稠度和粘聚力增大,同時由于縱橫交錯的加筋和橋接作用,降低了瀝青的流動性能,限制了集料的側向位移或流動,有效的改善了高溫穩定性,使纖維瀝青混凝土的穩定度得到很大提高。
2. 改善低溫抗裂性,纖維對瀝青的吸附作用,導致瀝青混凝土中zui佳瀝青用量增加,較高的瀝青含量,使纖維瀝青混合料在-40℃的低溫下仍然保持柔韌性和較高的抗拉強度,有效的抵抗收縮應力,使混合料的低溫抗裂性能增強,減少溫縮裂縫的產生以及可以防止反射裂縫的發展。
3.改善抗疲勞性能瀝青路面在外界氣溫環境作用下,經受車輪荷載的反復作用,當荷載重復作用超過一定的次數后,在荷載作用下路面內產生的應力就會超過強度下降的結構抗力,使路面出現裂紋,導致產生疲勞斷裂破壞,摻加聚酯纖維后,纖維單絲在混合料中的均勻分布的加筋作用,使其勁度模量增加,改善瀝青混凝土的抗疲勞性能。
4.提高水穩定性瀝青路面的水穩性是指瀝青路面在水存在的條件下,經受交通荷載和溫度漲縮的反復作用。聚酯纖維的加入,使瀝青膜增厚,使水置換瀝青的強度減小,以及水分滲入瀝青混凝土量的減少,再加上纖維的吸附作用使瀝青的粘滯度變大,提高了瀝青與集料的粘結作用力,加強瀝青混合料中瀝青與集料形成的界面膜抵抗水分剝離作用的能力,從而提高了瀝青混合料的水穩定性。
用途:
聚酯纖維無塵布 滌綸具有許多優良的紡織性能和服用性能,用途廣泛,可以純紡織造,也可與棉、毛、絲、麻等天然纖維和其他化學纖維混紡交織,制成花色繁多、堅牢挺括、易洗易干、免燙和洗可穿性能良好的仿毛、仿棉、仿絲、仿麻織物。滌綸織物適用于男女襯衫、外衣、兒童衣著、室內裝飾織物和地毯等。由于滌綸具有良好的彈性和蓬松性,也可用作絮棉。在工業上高強度滌綸可用作輪胎簾子線、運輸帶、消防水管、纜繩、漁網等,也可用作電絕緣材料、耐酸過濾布和造紙毛毯等。用滌綸熱熔絲制作無紡織布可用于室內裝飾物、地毯底布、醫藥工業用布、絮絨、襯里等。